歡迎進入中寧縣委組織部網站!
今年以來,中寧縣委巡察辦聚焦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目標,結合開展“改作風、謀發展、爭先進”專項行動,進一步解放思想、開拓創新,按照“嚴細實廉快”的作風要求,通過落實摸清巡察對象、創新巡察方式等五項措施,推動巡察融合監督工作開創新局面。
摸清巡察對象,在統籌安排上謀劃新篇章。科學制定十五屆縣委巡察工作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,為全縣巡察工作畫好“路線圖”“施工圖”。根據全區統一安排,市縣每年開展3輪巡察。計劃2022年,完成對6個鄉鎮和至少6個部門(單位)的巡察;2023年完成對18個部門(單位)的巡察;2024年完成對6個鄉鎮、6個部門(單位)的巡察;2025年完成對18個部門(單位)的巡察;2026年上半年對部分人、財、物權力集中的部門(鄉鎮)開展巡察“回頭看”和專項檢查,對已巡察單位回訪督查全覆蓋,確保巡察反饋問題整改“清零見底”。
創新巡察方式,在提高巡察質量上實現新突破。堅持以縣委中心工作監督為重點,聚焦基層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,聚焦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,聚焦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、組織力欠缺問題,緊盯被巡視黨組織職能職責,緊盯全面從嚴治黨階段性特征,緊盯領導班子和關鍵少數,緊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綜合運用常規巡察、專項巡察和機動巡察。對鄉鎮開展縣級常規巡察的基礎上,每輪至少安排一個鄉鎮在全市開展交叉巡察,破解巡察“熟人”關;對縣委工作機關、政府職能部門、企業等堅持常規巡察和專項巡察相結合,并配合區、市開展上下聯動巡察;對縣級領導擔任部門“一把手”的單位,綜合運用提級巡察、交叉巡察的方式進行;對教育、衛生等下屬黨組織較多的部門,選擇體量大的單位開展直接巡察(其他下屬黨組織在巡察縣直部門時延伸巡察,逐單位形成巡察問題清單);對村、社區主要采取巡鄉鎮附帶村(社區)的方式進行,逐村形成巡察問題清單。同時,認真落實縣委部署要求,主動聽取群眾呼聲,對于突出問題適時開展專項巡察和“點穴式”巡察,以有力舉措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。
融合監督力量,在巡察成果運用上蹚出新格局。牢牢把握巡察是政治監督的屬性,牢記巡察監督不是業務監督,積極探索巡察監督與其他監督貫通融合的方法路徑,推進巡察監督與紀律監督、監察督察、派駐監督有效貫通;加強與組織、宣傳、審計、財會、信訪、統計等溝通協作,建立征求意見反饋情況和巡察發現問題對比通報機制,杜絕個別部門應付心態;聚焦政治責任,堅持透過業務看政治,透過問題看責任,找準找實被巡察單位存在的問題,準確反映被巡察單位的政治生態。探索實施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、包抓鄉鎮(部門)的縣級領導、縣紀委監委、縣委組織部、派駐紀檢組、被巡察黨組織負責人參加反饋會、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,促使被巡察單位黨組織整改主體責任、業務部門監督責任和包抓縣處級領導“一崗雙責”責任的有效落實。完善巡察問題線索移交機制,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職責分工,將問題和線索分類移交紀檢監察機關、組織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,形成層層協作監督整改的機制,促使各級黨組織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一體推進。
加強科技支撐,在拓展發現問題上覓出新路徑。充分運用縣紀委監委“杞鄉清風”智慧監督執紀大數據平臺監督數據,為精準分析運用發現問題提供更廣闊的路徑。積極加強協調溝通,在縣紀委監委“杞鄉清風”智慧監督執紀大數據平臺設立巡察專欄,及時公布巡察發現問題和整改情況公開稿,接受群眾監督。全面運用巡察單機系統和巡察網絡平臺,加強數據庫建設,實現共性問題資源共享,不斷提升巡察工作質量和科學化、規范化水平。
強化隊伍建設,在保障巡察質效上增添新動力。持續加強干部教育培訓,積極完善被巡察單位黨組織配合巡察工作制度,將配合情況納入全縣效能目標考核內容;積極完善巡察組長庫、人才庫管理使用機制,把各部門單位優秀、年輕干部納入巡察庫,讓更多年輕干部參加巡察,力爭縣委一屆任期內巡察庫人員參加巡察比例不低于70%,促使靠人情關系抽人變為靠制度機制抽人;切實落實新提拔年輕干部到巡察崗位鍛煉,將巡察崗位打造成鍛煉干部和培養干部的有效平臺。